關于新能源物流車,我們該如何看?
近年來,隨著公眾環保意識不斷加強,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不斷發展,新能源物流車在城市物流市場的認知程度逐漸提高,包括順豐、菜鳥、京東物流在內的眾多知名物流企業紛紛提出了物流電動化的計劃。但目前各公司實際推廣進度較計劃仍有較大差距,整體而言,新能源車在城配輛中的占比仍然較低。
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的逐步退坡,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即將告別補貼時代,向市場化發展。除此之外,交通運輸部等多部委也陸續出臺包括停車費減免、差異化電價、補貼充電基礎設施等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推廣新能源車輛在城市貨運配送領域的應用。
那么,關于新能源物流車,現階段我們該如何看?在貨運場景應用中,我們又該怎么干?
12月19日,由交通運輸部指導的“2019年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交流研討會”在南京舉辦。熊貓智聯CEO劉忻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為“淺議城市貨運新能源物流車應用分析”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劉忻對同城貨運體系的結構、同城貨運體系的進化發展以及物流車在城市貨運體系中的價值體現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點解文末閱讀原文可見其演講全文。
當日,熊貓智聯公司也和交通運輸部直屬的大型綜合性公路交通科研機構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共同發布了《城市綠色貨運新能源物流車應用分析報告(2019)》。雙方通過對典型城市的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進行調研,從行業結構、效率、成本、使用便利度等多角度對電動物流車的市場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報告也對行業發展趨勢做了簡要預測并對行業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01
行業現狀
報告詳細分析了新能源物流車應用配套發展狀況,主要包括租賃/運營公司,充電樁建設/運營公司,維修保養體系與保險配套等方面。
當前,市場上新能源物流車的經營主體還是以運營公司為主,導致市場發展初期呈現了物權與使用權分離的現象:運營公司采購并持有純電動物流車,并以租賃的方式交付用戶企業使用。
先前由于購置補貼的存在,車輛采購成本相對有優勢,但隨著補貼的退坡甚至取消之后,運營公司單純憑借租賃業務想要盈利變得非常困難,模式難以長期持續。簡單的租賃模式只是將用車企業的成本和風險轉移到運營公司處,本質上沒有解決純電動物流車的性能和成本現階段無法與燃油車相比的問題。運營公司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模式,諸如:為客戶提供運力服務、二手車輛采購與車輛殘值管理、車輛定制生產等。
為了更好的消化庫存車輛以及控制資金安全,不少主機廠在面對運營公司時也愈發謹慎,市場上也出現了主機廠主導的運營公司,畢竟在產品控制與售后服務方面,主機廠有著天然的優勢。諸如順豐、京東物流這類的大型物流企業也開始自購新能源物流車自主運營的嘗試。由于對自身業務需求和車輛需求有著更深刻的理解,物流企業自主運營也會成為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充電基礎設施方面,報告分析指出:市場上充電樁的建設數量快速提升;公共充電樁中直流快充樁占比均逐年提升;充電樁運營企業的降本增效,將有助于新能源物流車的運營成本下降,最終有助于新能源物流車和充電樁運營行業的融合共生與可持續健康發展。
對于新能源物流車的維修保養體系,目前市場上的服務供給良莠不齊,仍然存在維修點缺乏、標準不一、定價不規范、流程復雜、維修時間長等問題,尚不能完全實現對城配企業新能源物流車的日常運營提供良好保障。
目前主流的保險公司均按照補貼前的價格對純電動汽車進行投保,同等車型的純電動汽車保費高于燃油車,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車輛使用成本。
報告對新能源物流車的應用效果做了分析。目前行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新能源物流車與傳統燃油車相比較,在綜合成本方面并沒有優勢。首先,新能源物流車的顯性成本(獲取成本)高于傳統燃油車;此外,還有多種因素造成電動物流車的相關隱性成本高于燃油車。例如:車輛的使用壽命更短;車輛殘值預期較低;車輛的利用率更低;保險費用和理賠條款苛刻等。
新能源物流車輛在政策、環保附加效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補貼時代新能源物流車部分車型的綜合使用成本具有優勢,但在補貼退坡后其購買成本將使其綜合使用成本大幅升高從而失去優勢;現階段的配套設施建設水平和技術條件下,新能源物流車的車輛性能、應用便利性等方面均處于劣勢。圖1為現階段新能源與傳統燃油物流車的綜合性能對比,但隨著行業產品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配套服務體系的進化與變革,新能源物流車有望扭轉局面,并逐步建立起自身優勢。
02
發展趨勢
對未來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發展趨勢,報告簡要提出三個方向:城市貨運應用場景豐富化;用戶市場結構變化;產品結構變化提升物流市場滲透率。
1.城市貨運應用場景豐富化
新能源物流車的應用場景正在發生多元化改變,由單一的運輸向差異化配送場景延伸。其中,零售行業的升級給新能源物流車提供了發展機遇。
消費升級趨勢之下,零售行業的新業態持續發展;零售門店角色的豐富使得選品、批量、配送頻率及周轉更加基于服務區域的消費者需求而定。因此,零售配送的訂單高頻碎片化,驅動共同配送的深化,也驅動智能設備在配送服務中的應用,配送服務商的信息化能力成為剛需。通過積極響應零售業新模式提出新需求,加快提升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水平,新能源物流車在城市貨運的應用有望取得較大突破。
2.用戶市場結構變化
購車的用戶群體正在發生變化,當前主要為運營公司購車,使用方不擁有車輛。未來用戶自購車的比例將會增大,而運營公司模式除了業務體量的增長外,將更多地發展配套增值服務及對行業上下游進行布局,仍然大有可為。
另一方面,隨著配套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行業的成熟與完善,未來小型企業或者個人用戶的購車比例將會增大。而隨著市場認可度的進一步提升,新能源物流車的應用市場將從大城市進一步擴展到中小城市及偏遠地區。
3.產品結構變化提升物流市場滲透率
當前新能源物流車受制于產品的性能和基礎設施建設條件,主要是在城市普貨物流中應用。
隨著大型物流車輛和冷鏈車等特種車型的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新能源物流車將逐步拓展到干線等遠距離運輸,以
冷鏈運輸等場景, 實現更高的物流市場滲透率。
03
發展建議
針對當前行業存在的問題,結合行業的特征趨勢,報告提出了推進新能源物流車行業發展的建議:
1.政策發展方向建議
合理設置運營補貼設置門檻及補貼形式,注重補貼的普惠與公平。
運營補貼是一種從需求端切入市場的補貼政策。目前的運營補貼在企業準入門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對于企業準入門檻特別是車輛數量方面進行較高限制,導致只有少量企業有能力達到補貼要求,不能有效把運營補貼直接傳遞給中小型物流企業。應當合理設置企業準入與運營里程等門檻,實現補貼政策的普惠與公平。
此外,應合理地設計補貼發放形式,結合監控和分析車輛充電量、車輛行駛里程等技術參數,通過技術手段精細化地管理補貼發放過程,避免補貼發放過程中違規套取補貼等行為。
新能源物流車應用推廣與傳統燃油車退出市場同步。
過去新能源物流車的補貼激勵措施更多是從市場供給的角度去推動車輛數量增長,但城市配送市場對運力的總體需求并未顯著增長,增加的新能源物流車對市場上存量的燃油貨車的主動削減作用效果不明顯,補貼政策沒有在物流運輸的運力市場形成良好的循環淘汰作用。
短期內導致局部市場運力供需不平衡,導致新能源物流車租賃與運營市場有進一步滑向惡性競爭的潛在趨勢。各地政府在政策制定過程中,除了積極推廣新能源車在城市物流場景的應用,也要通過更加明顯的路權傾斜、油車置換電動車補貼等方式逐步有效引導存量燃油車適當退出城配市場。
2.新能源物流車技術發展方向建議
持續以應用為核心進行車型創新研發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根本驅動力是能源革命和技術革命。新能源物流車推廣的本質是節能減排和降本增效。城市貨運行業內的眾多不同的業態和應用場景體現出差異化的需求。物流車輛作為生產工具,應當圍繞城市貨運企業運營效率的提高以及物流服務水平和客戶體驗的持續提升進行技術發展與創新。
新能源物流車應提升車輛本身的額定載重、續航里程、充電速度等車輛參數水平,發展換電技術、氫動力、增程式等新的技術方向,以縮小與燃油車的車輛性能與使用便利性差距。此外,新能源物流車還應該注重以客戶應用為核心建立競爭優勢。例如:針對城市貨運領域不同作業環節的營運場景,進行車輛參數的定制化設計,改進車廂設計、進行集裝容器的單元化等提高裝卸及上下游的周轉效率;發展更換電池技術從而提升車輛的利用效率;發展先進的充電技術,提升車輛的使用效率;應用車聯網等技術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方面的潛力。
健全行業標準規范體系
通過核心零部件和接口定義的標準化,提升生產制造水平,促進資源共享,提升行業運作效率。通過合理且完善的標準規范體系,進行車輛從研發測試、投放市場、運營管理、售后維修、報廢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從而保障車輛的生產制造質量,規范車輛的運營使用過程,并通過對報廢回收的管控,實現資源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的最大化。
加強售后服務體系及充電配套設施建設
在健全售后維修相關標準規范,推行核心零部件和接口定義標準化的同時,建立高效、便捷的新能源汽車售后供應鏈體系,促進產業鏈各環節在售后服務體系中合作,增強新能源汽車的可維修設計水平,培養建立新能源汽車行業專業化的售后服務人才體系,最終實現售后服務體系的服務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在充電配套設施的建設方面,需通過新能源物流車運行定位數據的分析,優化充電樁的建設布局;在大型園區及其周邊建設充電站,使城配企業的運營車輛得以在夜間停靠時利用谷電進行充電;在核心城區的物流車輛主要運營路段和區域布置充電樁,以利于車輛在日間行駛過程中就近補電。通過充電樁的合理布局,提升車輛和充電樁兩者的使用率,從而最終達到兩個行業的降本增效與良性互促。
發展監控服務公共平臺的服務功能
目前各新能源汽車監測管理平臺的監測管理重點仍然只是新能源車的運行狀態。建議建立和推廣使用統一的新能源物流車監控服務平臺,接入運營車輛信息并進行監管;整合充電設施、維修保養網點等相關配套服務設施信息,從而實現智能化的城市貨運車輛運營管理。通過大量采集車輛運行數據并進行分析,可以為政府部門的政策決策、市場監管、城市公共設施規劃布局提供參考依據;可以為運營企業的管理與組織提供數據支持;還可以為司機在物流配送時提供駕駛建議和充電等行為指引。
布局電池回收再處理行業
對于動力電池的回收再利用,目前國際上普遍采取的方式是梯次利用+再生處理。對于新能源汽車上退役的動力電池,經過檢測等環節后可進一步應用在儲能、分布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電動車等領域;電池容量衰竭后,對其進一步分解并進行再生處理。
我國應加速制定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完善技術規范,制定獎懲機制,研究制定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動力電池的報廢潮,否則不僅無法達到節能環保的預設目的,而且將造成沉重的環境負擔。
3.對城市貨運領域車輛管理的其他建議
短期內保留傳統冷鏈車的通行權限
因目前新能源物流車的技術尚不能滿足城配的全部場景,尤其難以完全保障藥品、生鮮城配的全程溫控需求。建議在控制普通燃油貨運車輛入城的同時,在現階段對冷鏈物流車、危險品運輸車輛等予以保留通行權限。待新能源物流車技術進一步發展,相關車輛產品成熟后,逐步控制該領域燃油城配車輛。
加大對不合規車輛的執法力度
對于城市配送領域中不合規的三輪車、客改貨車輛等,應加大執法力度予以整頓,削減該類車輛帶來的交通、消防隱患,促進城配市場的規范化。
文章來源/物流指聞